新卡莱 环保新思路夯实企业之基(《当代电力文化》P18-P19 2015年第02期)
2015年09月08日
来源: 发布时间:
作者:
云顶娱乐手机版下载
以班组文化创新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班组文化建设之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实现了企业文化在班组的落地,为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班组是企业最基本的组成部分,班组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根基,是事关企业文化落地的“最后100米”。关于云顶娱乐手机版下载 班组文化建设创新,党委书记李敬东思路明晰:“新卡莱 环保是个高科技环保企业,公司每承接一个项目,就需要从各个技术部门抽调相关人员组建一个项目部,这个项目部就是一个班组,班组的鲜明特点就是动态组合。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我们以班组文化创新为抓手,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班组文化建设之路。在班组文化建设创新方面,香港南丫脱硫改造项目部堪称典范。”
树立新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香港南丫项目部敢于突破旧的观念束缚,用新观念、新视角研究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
2010年8月,在香港南丫电厂竣工典礼仪式上,香港电灯有限公司董事尹志田如是评价:“鉴于南丫电厂场地有限,现场条件错综复杂,布置脱硫设备须向高空发展,国电新卡莱 环保的工程师们因应地势,改常规的‘横向式'为‘纵向式'布置,设施总高度达55米。这种‘向高空发展'的设计在国内外都没有先例,是观念创新的结果。”
香港南丫电厂脱硫改造工程是国内脱硫公司第一个海外总承包项目,自新卡莱 环保公司2006年与港灯公司签订香港南丫项目合同后,集团公司非常重视,希望以该项目作为开拓国际市场平台。
香港南丫项目在当年的电厂建设过程中,并未预留脱硫场地,施工场地面积只有内地的四分之一,因此常规的脱硫方案基本不可行。
如何解决场地有限这个棘手问题?香港南丫项目设计总工程师钟洪玲召集项目部设计人员多次进行讨论,凭借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了将烟气换热器顶置于吸收塔的全新方案:在盘根错节的场地上见缝插针地布置了换热器及烟道的支撑钢架,设施总高度达55米,创脱硫工程钢架之最。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她查阅国内外若干工程资料后,提出将长达30米的吸收塔入口的“S”型烟道垂直外悬挂在钢架外的优化设计方案。据初步统计,香港南丫项目仅烟道部分的优化设计就为公司节省约200万元。
独具匠心的设计方案妥善解决了场地条件对方案的制约,体现了新卡莱 环保公司设计实力雄厚,得到了港灯公司的高度赞许。
探索新方法
拿出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创造新成绩。香港南丫项目部积极探索工作新方法,打消业主疑虑推进工作进程。
香港南丫电厂采用国际先进的进口设备,所有工程建设和运行方案都与国际标准接轨,电厂多年来供电可靠性达到99.999%。由于港灯公司从未与内地公司合作过,起初对工程标准持怀疑态度。
这向香港南丫项目调试总工程师刘更顺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刘更顺秉承“重视过程管理,强调可操作性”理念,以原有调试模式为基础,融合港灯公司工作习惯,带领几名调试人员加强沟通,由易入手,循序渐进。在试运行开始前3个月,建立起一套双方认同的工作方法——工作简报制度,坚持每天试运工作结束后,编制当天试运出现的问题及分析和第二天工作安排,并用电子邮件群发给港灯相关人员。由于问题分析仔细,工作安排周全,得到了港灯公司的充分肯定,消除了港灯公司原有的疑虑。
在南丫电厂2号机组脱硫整套调试工作中,刘更顺钻研脱硫调试技术,寻找脱硫效率提高方法。从脱硫系统首次通烟运行到关闭旁路进行全烟气脱硫,通常这一时段的调试时间为3~5天,在他的努力下,只用了5分钟,脱硫效率就达到了98%(设计值≥92%),港灯公司为之赞叹连连。
在项目建设期间,刘更顺带领调试人员组织编写调试措施58本,并全部翻译成英语,每本措施多达40多页,且至少进行过5次以上的完善升级。
在一次热态调试结束后,刘更顺发现烟气换热器差压比较高。为尽快找出原因,他不顾50~60摄氏度高温,钻进50多米高的烟道里一呆就是半个小时,查出了凝结石膏引起堵塞的故障,并提出整改方案,从而保证了工程进度,确保了南丫电厂3台机组脱硫装置于2010年7月成功投运。
香港南丫电厂脱硫装置全部投入使用后,年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9070吨,年减少排放灰尘2066吨,为香港地区乃至整个珠三角地区的环保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塑造新形象
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本领,塑造服务新形象。香港南丫项目部积极与业主方沟通,深入了解业主方需求,协助业主方解决各项难题。
2006年,新卡莱 环保公司调试部经理李韧被任命为香港南丫项目经理。由于公司明确规定,香港南丫项目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李韧深知肩上责任之重,丝毫不敢懈怠。
李韧认为,境外项目工程建设,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更要体现合作共赢。
由于香港没有固定的电力施工企业,电力工程项目稀少,不论业主方还是施工方均缺乏工程管理及施工的经验。李韧以积极合作的态度,积极提出施工管理意见和建议,协助业主方解决难题,建树了诚信服务的新形象。
由于双方的意见差异、理解不同,有些问题往返多个回合仍不能解决,李韧会同项目部成员,深入了解业主方的需求,开诚布公地与业主方进行沟通,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满足业主方的需求。
在对待双方分歧时,李韧尽力做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并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推动了项目的顺利进行。
在5号循环泵安装的时候,李韧带领工程师直接冲在第一线,亲手测量,指挥调整,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4台循环泵的安装调整、对中及对轮联接工作,保证了设备的按时启动。
在分包商选择中,李韧会同项目部,根据多年工程经验及实际使用效果,力荐质量较好的分包商产品,并提供了大量应用及实际使用数据,最终说服了业主使用项目部推荐的品牌,保证了较好的运行效果。
在标准工作程序下,李韧需先将业主方的工作拆分,将不同专业的工作分解给相关的工作人员,还要充分了解并督促项目部工作人员的工作进度,然后将所需信息、内容收集完毕后进行整理,并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复业主方。为提高项目部的工作效率,李韧率先将大量标准化、程序化的工作制成标准模板,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栏目内,相关人员只要填入所需内容,再经李韧的核对与整理,就可定期生成规定内容的文件,大大简化了工作程序。
在与业主方的沟通协调中,由于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工作流程的不同,沟通理解成为项目初期的最大难点。初到香港,首先要面对的是语言关。香港虽然回归祖国已经多年,但在工作中以及正式场合,业主方人员仍旧使用英语。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李韧购买了《牛津英汉大辞典》、《电力专业英汉辞典》等工具书放在桌头,凭借已有的英语基础,强化英语训练。他在工作中坚持对所有的文件、邮件使用英语答复,与业主的会议用英语交流,大大提升了国电人的形象。
“南丫项目地处湿热多雨气候,工程第一批到厂的压力表出现进水问题,我们坚持原则,与生产厂家据理力争,返厂更换了所有压力表,并提高了防水等级,满足了工程质量要求;一批电缆用不锈钢管厚度出现质量问题,我们不惜资金重新采购一批,赢得了求真务实的企业信誉,树立了企业新形象。”李韧自豪地说。
南丫项目5号机组脱硫装置自2010年7月1日投入商业运行,没有发生过因设备质量、工程质量原因而需强制停机的情况,至今整套装置仍保持装置可用率100%的纪录,超出合同规定值5个百分点,获得了港灯公司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班组强,则企业兴。香港南丫项目部创新班组文化,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典型,引领公司班组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成绩,带动了公司业绩蒸蒸日上。公司先后获得“中国诚信企业”“中国行业龙头品牌”、“中国烟气脱硫环保最具影响力品牌”、“中国环境提升十大贡献企业”、“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企业”和“世界低碳环境(中国)推动力1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